恒指萬八得復失 收漲302成交旺 阿里騰訊美團領升 北水連買8日
外圍市場氣氛向好,中港股市昨表現突出。受惠於科技股撐市,恒指昨彈302點,成功收復50天線(17765點),三連升累漲864點(5.1%),成交是逾一個半月最多。不過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上月底止,外資仍未重返中港股市,長倉基金持有中港股票倉位是2018年以來最少。
受惠於美國息口見頂憧憬,美債息進一步回軟,亞太區股市周一普遍向上,恒指及國指雙雙重上逾3周高位。恒指昨高開249點後反覆造好,早段一度重上萬八關;午後升幅曾收窄至200餘點,尾市再次發力,惜無法再突破萬八點阻力,最終收市揚302點(1.7%),報17966點。
科指彈足3天進賬逾9%
截至今晨1時30分,恒指夜期報17908點,跌86點,低水59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17897點,較港收市低69點。
國指昨漲129點(2.1%),收報6182點,連升3日累計走高322點(5.5%)。科指再揚161點(4.1%),收報4098點,三連升共進賬346點(9.2%),創兩個月高位之餘,亦屬7月25日以來最大單日升幅。主板成交額增至1151億元,是9月15日以來最多。
港股全日逾1100隻股份向上,七成藍籌報捷,科指成份股幾乎全線走高。合稱「ATM」的阿里巴巴(9988.HK)、騰訊(0700.HK)及美團(3690.HK)3股已合共貢獻恒指逾130點升幅,相當於大市昨超過四成點數漲幅。另外,北水昨天再淨買入8.35億元港股,連續8個交易日錄得淨流入,是8月底以來首次,累計淨吸資共139.9億元。
萬科傳有救 內房偷步炒上
午後傳出萬科(2202.HK)與金融機構召開會議,內房股昨近乎全線炒上,恒大(3333.HK)、融創(1918.HK)及世茂(0813.HK)均錄逾一成升幅。中證監支持頭部券商通過業務創新、集團化經營、併購重組等方式做優做強,中資券商股有追捧,中信証券(6030.HK)和中金公司(3908.HK)分別漲逾5%及近8%。
A股連升兩日,滬指及深成指分別創逾兩周及約3星期高位,後者重上一萬關。滬指昨升27點(0.9%),收報3058點;深成指高收217點(2.2%),報10071點。兩市昨共錄10641億元人民幣成交額。「滬深股通」再淨買入52.7億元人民幣,連續3個交易日淨流入,是3個月以來首次,累計淨吸資額150.63億元人民幣。
外資沽貨未完 10月淨賣出234億
近期中港股市氣氛明顯好轉,但外資會否重返中國仍是後市關鍵,最新資金流數據顯示,外資沽貨潮未完。大摩報告引述EPFR資金流數據指出,截至10月底止,主動型長倉基金已連續3個月淨賣出中港股票。
大摩發現,主動型長倉基金於10月份淨賣出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中港股票,不僅是長倉基金從中港股市累計走資金額最大的一個月,亦是自2018年以來對中港股市持倉最少。10月份基金淨賣出的中港股票當中,有15.2億美元是投資者贖回基金所致,餘下15.5億美元則是區域性基金因應投資組合再平衡而沽貨。
至於沽出中港股票的基金,以歐洲註冊基金為主,歐資基金累計淨賣出金額,大致相當於2020年底以來累積買入的中港股票持倉約半。然而,基金10月份加快增持中資互聯網及電商板塊,對內險股的投資情緒亦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