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認房不認貸」開一線市先河
被視為支持內房重要舉措的「認房不認貸」,終於在一線城市落地。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優化我市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下稱《通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中率先落實「認房不認貸」。根據《通知》,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若沒持有成套住房,不論是否曾利用貸款購買住宅物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套房執行相關信貸政策。
《通知》施行日為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印發之日,而上述3部門是於上周五(25日)公布,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並列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
廣州作為打響該項政策「第一槍」的一線城市,分析預計其他大城市也很快會表態,同時認為對其餘10多個仍在執行「認房又認貸」的二線城市有引導意義,這些城市有可能跟隨。
料二手及國企樓盤受惠
事實上,深圳迅即緊隨廣州執行「認房不認貸」,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昨亦聯合發布通知,由今日(31日)起,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住房時,只要在深圳市名下並無物業,即使有貸款紀錄,都不會被視作購買第二套房,以更好地滿足深圳居民的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中指研究院此前提到,目前「認房又認貸」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地,嚴重限制需要換樓以改善居住環境的市民。分析相信,一線城市最受惠「認房不認貸」政策,可顯著降低改善型住房需求的首付和利率成本,短期將對樓市帶來刺激作用。不過,因市場對民營內房企業信心尚待恢復,估計購買力聚焦二手及國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