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半年蝕31億 再掀裁員潮 智算中心成本升 拖累毛利率大跌
商湯(0020.HK)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股東應佔虧損31.2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虧損31.58億元略減,每股虧損0.1元,不派息。期內,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經調整虧損23.93億元,去年同期蝕約25.64億元;經調整EBITDA虧損20.26億元,去年同期蝕約23.23億元。
智慧城市業務收入削逾半
集團上半年收入約14.33億元,按年增長1.26%。四大業務的收入表現,智慧商業板塊實現收入8.54億元,按年多50.2%;智慧生活板塊收入增6.7%至3.12億元,佔集團比例提升至21.8%;智能汽車板塊整體收入8390萬元,下降30.5%;智慧城市板塊實現收入1.84億元,跌57.7%,該業務的收入貢獻佔比則由去年的28.8%降至12.8%。
上半年毛利率為45.3%,較去年同期的66%下跌20.7個百分點。集團解釋,主要因為期內在客戶需求推動下,令硬件及人工智能(AI)智算中心的相關成本佔收入比例增加。
有關智慧商業業務,集團表示,上半年該業務的服務客戶數為481個,單客戶收入提高59.9%。集團又指出,隨着大模型能力跨越應用紅線,企業級AI市場打開了更多商業應用場景,該業務深入10個垂直行業深度定制行業大模型,包括能源、金融、地產等;相信隨着大模型技術與更多行業深度融合,所帶來的新功能和新服務將不斷湧現。
至於收入出現倒退的智慧城市業務,集團提到,正持續推進智慧城市業務的轉型,聚焦精品客戶,優化收入質量及改善現金流。集團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的智慧城市分部收入佔比,則由去年同期的34%上升到64%水平。
集中資源攻通用AI
另外,商湯近日再啟動裁員,日前有網上消息透露,商湯啟動裁員並賠償「N+2」(工作年限+2個月的月薪)。商湯科技向內地傳媒確認裁員的消息,解釋削減人手是為了整體優化商業結構,把集中資源,並聚焦於包含通用人工智能在內的未來戰略性增長領域。
商湯在回覆中表示,會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和自身發展狀況進行相應的戰略調整,並優化組織和人才結構,以更好地滿足業務發展需要。
根據公司業績,截至今年6月底,商湯的僱員有501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