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CPI跌0.2% 時隔兩月再陷通縮 反映需求疲弱 須靠政策刺激
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時隔兩個月再度出現通縮,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0月CPI按年下降0.2%,差過預估的0.1%跌幅,按月亦下滑0.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挫2.6%,連續13個月收縮,且跌幅較9月的2.5%擴大。分析指出,內地通脹數據反映經濟動力疲軟,政府有必要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不排除減息降準。
食品價下滑拖累 豬肉瀉三成
CPI下跌主要受食品價格拖累。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0月天氣晴好農產品供應充足,以及節後消費需求回落等因素,致使CPI略有下降。其中,食品價格按年下滑4%,豬肉價格跌幅尤其顯著,按年急瀉30.1%,影響CPI下降約0.55個百分點。
ING銀行亞太區研究主管Robert Carnell指出,去年豬瘟疫情令豬肉供應大減,導致內地肉類和家禽價格上漲。目前豬肉供應量增加,豬肉價格再次回落,因而拖累整體通脹率。展望11月,豬肉批發價格持續下挫,但隨着價格接近早前低位,跌幅似乎有所放緩,11月CPI料仍受食品及能源價格拖累,惟影響可能已較小。
PPI連挫13個月 降幅擴至2.6%
即使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內地10月核心CPI僅按年升0.6%,較9月的0.8%放緩。Robert Carnell認為,內地核心通脹依然相當低,反映本地需求十分疲弱。
上月內地消費品價格按年跌1.1%,服務價格則漲1.2%,其中旅遊價格升幅放緩1.3個百分點至11%,連續兩個月減速。今年首10個月內地CPI平均較去年同期升0.4%。PPI方面,董莉娟提到,10月工業生產經營活動保持擴張,受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價格波動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走高等因素影響,PPI按月由漲轉平,按年降幅略有擴大。
10月PPI按年下降2.6%,跌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下滑3%,幅度與上月相同,生活資料價格下跌0.9%,擴大0.6個百分點。價格降幅擴大的主要行業包括非金屬礦物製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煤炭開採及洗選價格跌幅雖然收窄,仍按年下滑15.4%。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估計,內地製造業活動再度收縮,新訂單減少,生產物價指數走勢短期內仍反覆,全年或錄得2%至3%跌幅。至於CPI,該行認為去年同期通脹從高位回落,比較基數逐漸降低,未來數月通脹下行壓力可望紓緩,預期今年整體通脹為0.5%以下。總體而言,消費物價表現疲弱,反映內需未完全恢復,人民銀行有放鬆貨幣政策空間。
瑞聯估年底減息降準提振
瑞聯銀行(UBP)亦表示,踏入第四季,有跡象表明內地經濟活動開始放緩,意味政策制定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並繼續支持經濟復甦。鑑於美國加息及美元走強,人民銀行今年不願意實施刺激措施。然而,瑞聯銀行相信人行有必要在12月再次減息10基點,以及把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RRR)下調0.25個百分點。
高盛發表報告稱,由於該行經濟學家預計中國政府將於未來幾個月實質性地加大寬鬆力度,故把中國明年GDP增長預測從4.5%上調至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