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落實首置「認房不認貸」 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 地方自主選用

內地落實首置「認房不認貸」 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 地方自主選用

內地政府再度放寬樓市政策催谷銷情,包括推進首置房屋「認房不認貸」,以及一年內換樓可獲退稅優惠的措施延長至2025年底。受消息提振,部分內房股周五(25日)反彈,碧桂園(2007.HK)及富力地產(2777.HK)齊升5.2%,禹洲(1628.HK)漲4.6%,惟世茂(0813.HK)和融創(1918.HK)下跌3.3%。

一年內換樓享退稅優惠

新華社報道,近日住建部、人民銀行及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優化個人住房貸款中住房套數認定標準的通知》(下稱《通知》),推動落實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居民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申請貸款購買商品房時,家庭成員在當地名下無成套住房者,不論是否已利用貸款購買過住房,銀行業金融機構均按首次置業執行信貸政策。

「認房不認貸」作為政策工具,納入「一城一策」工具箱,供城市自主選用,意味需要地方政府自行決定是否執行。住建部負責人士表示,這項政策將使更多買家能夠享受首套房貸款的首期及利率優惠,有助降低置業成本,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自住及換樓)房屋需求。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認為,《通知》為政策落地掃清一些障礙,但預計「認房不認貸」不會全國「一刀切」,一線城市執行的節奏可能偏慢。中指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預期,多數二線城市將較快跟進執行,一線城市因樓價總額高,且首置與第二伙的首期比例差距較大,跟進執行應對市場產生較明顯帶動;若地方政府加快執行速度,將刺激需求入市,核心城市「金九銀十」可期。

內地政府於2017年因憂慮樓市過熱推出「認房又認貸」措施,買家申請樓按時若有按揭或買樓紀錄,不論是否還清按揭,都必須支付較首置標準更高的首期及按揭利率。「認房不認貸」下,只要買家現時名下並無持有房產,便可享首置優惠。

據中指院統計,現時一線及個別二線城市仍在執行「認房又認貸」,包括一線城市,以及成都、西安、廈門、長沙、合肥、武漢、青島、福州、寧波、珠海等核心城市。

住建部上月底提及要落實「認房不認貸」後,二線城市鄭州本月初已率先表態會落實「認房不認貸」,其後江蘇、河南及重慶等地跟隨。

此外,財政部公告,明年起至2025年底,對出售自有房屋並在現住房出售後一年內在市場重新購買房屋的納稅人,對其出售現住房已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予以退稅優惠,惟條件包括出售及重新購買額度房屋要在同一城市範圍內,以及出售自有住房的納稅人,應為新購住房的產權人或產權人之一。另外,對公租房建設期間用地及公租房建成後佔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對公租房經營管理單位購買房屋作為公租房,免徵契稅、印花稅。

碧桂園延遲債券展期表決

另一方面,碧桂園把私募債「16碧園05」債券持有人會議的參會登記截止時間,由周五晚上10時,延長至本月31日晚10時。會議將就碧桂園提出把債券展期3年,以及部分持有人要求債券到期全額兌付本息,進行表決。財新網引述債權人稱,碧桂園延長截止時間,是由於不少債權人對展期方案不滿意,該公司希望爭取更多同意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