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走貶或令中國現貨大宗商品感到寒意 是否有更多刺激出台受關注
【彭博】-- 人民幣下跌有可能加劇中國大宗商品進口商的成本壓力,不過,如果這預示著更多刺激將來臨的話,那麼可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隨著本周又一波令人失望的中國經濟數據發布,對於放鬆政策以推動經濟成長的呼聲升溫。離岸人民幣今年以來首次跌破1美元兌7元關口。
人民幣走貶對大宗商品市場顯然構成阻力,因為這使得中國對能源、原物料和食品的大量進口需求變得更加昂貴。隨著經濟疫後復甦的動力漸失,對原油、鐵礦石和銅等主要產品的需求已經下跌,這令價格承壓。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和銅買家,對鐵礦石的需求占全球總需求的一半以上。
雖然人民幣貶值的直接影響應該是溫和的,因為許多採購是通過長期合約進行的,但這仍可能令現貨市場感受到陣陣寒意,而且持續的貨幣貶值也會影響遠期合約。
如果央行降低利率,這將會鼓舞美元多頭。但大宗商品市場可能會忽略匯率的影響,而將關注重點放在刺激措施如何拉動需求上,並使經濟復甦基礎更加穩固。
鑒於信貸充裕並且利率已然很低,市場對是否需要降息來刺激經濟存在分歧。此外,人民幣的7元關口可能不再像以前一樣是一道障礙。不過,人民幣匯率越弱,監管機構將採取行動的跡象就越強烈。而且,刺激會以很多種形式出現。
降息將對那些與消費息息相關的大宗商品產生更大影響,比如燃料、食品,而金屬價格將更多地會從政府直接干預中獲益,比如加大基建投資等。
原文標題China’s Commodities May Find Weaker Yuan a Price Worth Paying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