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利差倒挂叠加地缘风险担忧 境外机构持仓中国国债降至两年来低点

【彭博】-- 境外机构整体持有的中国债券于4月明显减少,其中外资对国债持仓进一步降至2年来最低。此一减持趋势要出现转机,或待中美利差倒挂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解。

中债登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连续第四个月减持国债,规模118亿元人民币,4月末持有的中国国债规模降至2.12万亿元,为2021年4月以来最低;外资4月还减持了155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

另外据中国央行发布的公告,4月末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较上月减少约400亿元,至3.17万亿元人民币。有别于3月份时外资略增持了中国银行间债券,其中减持了国债但大量增持了同业存单,上清所最新数据显示,境外机构4月持有的同业存单规模亦减少逾90亿元。

捲動即可繼續查看內容
廣告

澳新银行资深中国策略师邢兆鹏表示,4月外资流出中国债市的最主要因素是对于中美脱钩的担忧,地缘政治风险加大,且人民币汇率走弱亦有影响。

彭博数据显示,4月在岸人民币贬值0.63%,月末来到6.92元附近。

“外资趋势性减持中国债券的趋势仍未结束,”东方汇理银行经济学家治晓佳在数据公布前受访称,从收益率角度来看,持有中国债券的吸引力仍然不高;目前看私营部门仍是减持中国债券的主力,公共部门持仓期限相对更长,持仓更为稳定。

一季度中国GDP以一年来最快的速度增长,房地产行业实现一年多来首次扩张,信贷数据总量和结构均表现良好,出口数据亦大超市场预期,令经济复苏预期偏于乐观。不过,近期公布的4月份经济数据重新显露内外需求不振,宽松预期推动国债走牛,资本利得吸引力提高后或有利于外资买入中国债券。

邢兆鹏认为,5月随着地缘风险逐步缓和,外资应该会恢复流入中国市场,“随着国债近期走牛,应该也会吸引一部分快钱流入。”

推荐阅读:陆港利率互换北向通正式启动 或助力扭转境外资金流出人民币债市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