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脹近零 歸咎需求弱 商品價波動拖累 4月PPI七連跌

中國通脹近零 歸咎需求弱 商品價波動拖累 4月PPI七連跌

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4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升0.1%,創下26個月低,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並遜於市場預期的上升0.3%。4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降3.6%,連跌7個月,降幅較上月擴大1.1個百分點,亦差於市場預期的下跌3.3%,並創2020年5月以來最大減幅。分析認為,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仍面臨內需不足的困擾,整體復甦偏緩慢,惟隨着國內消費逐步恢復,年內物價有望呈現先抑後揚走勢。

CPI僅升0.1% 創26月低

國統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CPI按年升幅回落較多,主要因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PPI按年跌幅擴大,主要因去年同期石油、黑色金屬等行業對比基數走高,以及近期國內外需求偏弱所致。

捲動即可繼續查看內容
廣告

中國4月CPI按年升0.1%,較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按年升0.4%,非食品價格上揚0.1%,消費品價格降0.4%,服務價格上漲1%。首4個月CPI按年升1%。按月比,4月份CPI跌0.1%,其中,食品價格下滑1%,非食品價格升0.1%,消費品價格降0.5%,服務價格上漲0.3%。

4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按年漲0.8%,影響CPI升約0.21個百分點。食品中,鮮果價格上揚5.3%,影響CPI升約0.11個百分點;豬肉價格抽高4%,影響CPI升約0.05個百分點;鮮菜價格則跌13.5%,影響CPI下降約0.33個百分點。

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國內外市場需求弱,以及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影響,4月PPI按年跌3.6%,按月降0.5%。首4個月PPI按年下滑2.1%。

董莉娟說,4月份市場供應總體充足,消費需求逐步恢復。在非食品中,服務價格按年漲1%,升幅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出行類服務恢復較好,機票、賓館住宿、旅遊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升幅在7.2%至28.7%之間。

分析料消費復甦刺激物價

野村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鑑於5月至今食品價格仍然疲軟,燃料價格受到抑制,尤其是對服務行業起着關鍵作用的年輕群體失業率上升,以及一些核心商品(如汽車)的降價,預計5月份CPI按年漲幅仍將相當疲軟,但基數較低影響下,會反彈到0.3%。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隨着國內消費逐步恢復,豬肉、蔬菜等價格上升,服務業需求繼續釋放,帶動價格回揚,年內物價按年有望呈現先抑後揚走勢,全年物價溫和可控。

大新銀行經濟研究及投資策略部稱,內地4月消費物價及生產物價繼續轉弱,主要由於食品通脹放緩及去年同期能源價格較高。因去年中開始食品價格升幅顯著,或導致未來數月仍會受壓。能源價格回落對非食品價格的影響較預期更明顯,內地通脹壓力在可見將來仍十分溫和,預期今年整體通脹或低於去年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