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短端國債殖利率升勢難止 地方債發行和信貸投放料施壓9月資金面
【彭博】-- 月初資金意外收緊令中國短端國債本周再遭重挫,對於1年期國債而言,隨著地方債發行和信貸投放進一步發力,9月殖利率有望進一步向年內高位邁進。
彭博數據顯示,本周中國1年期國債殖利率上行達10個基點,對比中債估值,單周上行幅度為2022年12月來最大,徘徊在今年5月來高點附近。
近期房地產取消限購等政策壓制債市整體情緒,而對短端國債而言,資金面趨緊無疑是大跌的主要原因。隨著中國央行月初回籠逾萬億元流動性,本周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一度意外收緊,引發短端國債大跌後,周四、周五中國央行亦少見地在上旬時點大規模淨投放逾3800億元流動性維穩市場。
周五早盤,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續升至1.88%高位,較過去一年均值高逾40個基點。一位券商資金交易員稱,周五盤初流動性依然偏緊,資金價格高企,拆借需要加20個基點,銀行融出規模很小,不過部分非銀機構積極融出。
「9月預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和信貸投放規模都會比較大,銀行間流動性料面臨壓力,」東方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齊晟接受彭博電話採訪時表示,疊加最近美元太強,人民幣承壓,貨幣政策寬鬆也面臨一些制約。
齊晟預計,資金偏緊情況下短端後續還有上行空間,1年國債殖利率9月底前有可能升至2.3%附近。
彭博數據顯示,8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創下去年6月來的最大,而若9月底前新增專項債全部發完,9月發行規模或將激增至7000億-8000億元左右。
此外,從信貸投放的季節性來看,9月作為季末月,信貸投放有望迎來季度高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周五再度刷新2007年以來最低水平,亦限制了中國央行大幅寬鬆的空間,市場降準預期有所減弱。
「預計下周(流動性)還會繼續承壓,」澳新銀行資深中國策略師邢兆鵬表示,為維護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從18號開始中國央行將開展14天期逆回購操作。」
--聯合報導 Qizi Sun、Iris Ouyang.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2023 Bloomberg 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