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之「曾」言】曾昭達:球會與代表隊角力 結果苦了球員

(Getty Images)

受早前第五波疫情所累,本季港超已腰斬,為使香港代表隊有足夠的狀態應付下月假印度舉行的亞洲盃外圍賽,領隊安達臣在防疫措施於4月中旬放寬後便召徵球員開操。

由於集訓檔期並非處於國際賽期,球員是否接受徵召歸隊,必須視乎球員的個人意願,以及與球會簽訂的合約條款。然而,若遇上國際賽檔期,代表隊絕對有權徵召合資格的球員歸隊,情況猶如利物浦的沙拿、文尼、基達等人,需要在英超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代表所屬國家出戰非洲國家盃;若個別球員在「敏感時刻」因傷退隊,便很容易惹來傳媒的揣測是否受到來自球會的壓力。

(Getty Images)

相對理想的做法,便是球會與代表隊磋商,因應國際賽的重要性決定是否徵召球員,或協訂球員在國家隊落場的時間,這些情況一般會在國際友誼賽出現。在部份亞洲足球強國(例如日本)在出戰亞洲盃時,不時會重用本土聯賽的球員,已甚少徵召外流歐洲聯賽的頂尖球員。由此可見,只要球會與代表隊的適當協調,球員便不會當磨心,成為被球迷口誅筆伐的對象。

筆者作為職業球隊的教練,對於麾下球員獲得所屬代表隊的徵召,毫不猶豫會「開綠燈」放人,讓球員履行義務。